上党郡相关论文
党参,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,主产于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等地。 党参的命名与我国古代的行政划分有关。......
1945年8月中、下旬,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、政委邓小平遵照中共中央军委“针锋相对,寸土必争”的方针和关于彻底消灭进犯之敌......
西安碑林博物馆于2005年~2006年从渭南征集了一批出土于山西地区的唐宋时期墓志共二百余方,时代从唐代、后唐、后晋、后周延续到宋......
党参最早产地,山西上党郡,(即现在的山西长治),故名党参;隋代改为潞州,因之改称潞党参;后在陕西鳳县,甘肃两当地区,亦有党参发现,......
今山西潞城市春秋时称潞子婴儿国,后属晋。汉置潞县,隶上党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(450年),移县别置,曰刈陵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,复置潞城......
高平市位于晋东南,居上党腹地.相传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故里.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便发生在此.高平夏商为冀南之域......
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质藤本,根供药用。党参和人参都擅长补气,因党参疗效确切,价廉易得,故深受民众喜爱。在山西,党参主要集中在......
十一年皋落戈”“上皋落戈”根据其形制、辞铭格式特征,学者判断二戈俱为战国晚期韩国兵器。皋落得名于东山皋落氏,因文献上记载今山......
<正>战国后期,秦、赵大战于长平。赵括中途受命,兵败身死,赵军俘虏四十万被坑杀,还衍生出一则"纸上谈兵"的成语。赵括对赵国长平战......
《上党记》是现知山西最早的一部地方志,惜著者无考,书久已散佚,历代书目鲜有载录。清代章宗源在《隋书经籍志考证》里首次对《上......
西汉时的上党郡交通畅达,以郡治长子为中心,向四方辐射,由长子东出壶关可至邯郸,西出乌岭关可达河东,南出天井关可达洛阳,北经铜疑可至塞......
<正> 汉末三国时期的聚落历来是学界,尤其是日本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。许多日本学者认为这一时期"村"的出现是时代变革在基层聚落上......
<正> 战国末期,诸侯兼并,烽烟不绝。周赧王五十五年(公元前260年),发生了有名的秦赵为争夺上党郡的长平之战,秦将白起大获全胜,坑......
<正>公元前260年,秦、赵两国为了争夺韩国上党郡,在长平(今山西高平县西北)进行了一场战略大决战,史称长平之战。在长平之战中,秦......
近获友人惠赠新版《高平市志》(以下简称《市志》),累累三巨册,洋洋三百余万言,诚为地方史志中不甚多见之浩大工程。虽不能尽览斯著,......
县,作为我国地方行政区划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它肇始于周,推行于秦,此后历代沿袭并不断完善,直至现今。但由于正史地理志对汉代以前......
<正> 中国人参(Panax ginseng C·A·Mey.)在本草文献上的记载最早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其中最精辟的论述,至今仍被日本、朝鲜等国......